在12日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,山西省醫保局有關人士表示,山西將醫保藥品目錄中的295種創新藥按“應納盡納”的原則納入“雙通道”管理,累計184萬多人次享受醫保待遇,發生醫療費用88億多元,醫保報銷近56億元,患者在醫院、藥店均能及時享受創新藥品醫保報銷政策。
近日,山西省藥監局等12個部門印發出臺《山西省全面深化藥品醫療器械監管改革 促進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(試行)》(以下簡稱“若干措施”),并將于6月16日起施行。
針對創新藥品,山西省醫保部門有哪些支持政策?山西省醫保局藥品耗材集采工作分管負責人馮智表示,山西省醫保局主要做了四方面的工作:
一是建立了一個機制。2018年醫保部門成立以來,通過構建“1+3+N”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,建立了以創新藥為主體的醫保準入和談判續約機制,拓展了創新藥的發展空間。
二是優化了掛網規則。對于在全國其他省份首發掛網且自評結果較好的創新藥,山西省醫保局采取省域間協同掛網的方式,優化掛網流程,實現快速掛網,促進創新藥及時進入臨床應用。
三是完善了藥品目錄。山西省醫保局嚴格執行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政策,率先在全國實現藥品目錄新舊過渡,累計動態調整醫保藥品目錄835種,目前醫保藥品目錄已達3159種,其中西藥1765種,中成藥1394種,另外還有中藥飲片目錄1107種。
四是拓寬了報銷渠道。山西省醫保局將醫保藥品目錄中的295種創新藥按“應納盡納”的原則納入“雙通道”管理,累計184萬多人次享受醫保待遇,發生醫療費用88億多元,醫保報銷近56億元,平均報銷比例達到了63%以上,患者在醫院、藥店均能及時享受創新藥品醫保報銷政策,有效減輕患者醫藥費用負擔。
據了解,若干措施包括支持藥品醫療器械研發創新、提高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質效、加快創新產品應用推廣、以高效嚴格監管提升醫藥行業合規水平、構建與產業發展和安全需要相適應的監管體系等5個方面28項具體措施。當日,山西省藥監局、省科技廳、省工信廳、省衛生健康委、省醫保局有關負責同志出席山西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,解讀若干措施并回答記者提問。
注:文章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